下书网 > 同人 >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> 第152章 隆庆盛世

第152章 隆庆盛世(2 / 2)

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神秘兮兮地掀开油布:\"《几何原本》全套铜制模板!还有伽利略先生最新设计的望远镜图纸。\"他突然压低声音:\"偷偷告诉你们,连教皇不让传的日心说着作都带来了。\"

徐光启激动得手直抖,差点把胡子揪下来几根。他想起三年前皇帝在乾清宫给他看的那座自鸣钟,当时皇上说的话他到现在都记得:\"老徐啊,咱们要学的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,而是洋人研究事物的那股认真劲儿。\"

学生们手忙脚乱地搬书箱时,谁也没注意到几个日本商人正在偷偷画船的样子。更远处的茶楼上,葡萄牙船长和徽商签合同,上面白纸黑字写着:\"合资办泰西格致书院,中方占六成股份。\"

船长指着条款皱眉:\"这个'技术必须全部传授'是什么意思?\" 徽商笑眯眯地给他倒茶:\"就是字面意思啊。您要是不愿意,隔壁法兰西的船长还等着呢...\"

五、过年的热闹劲儿

大年三十晚上,皇帝特许老百姓到午门前看花灯。冯保抱着貂皮大衣到处找皇帝,结果发现皇上正蹲在台阶上跟个捏糖人的老头唠嗑。

\"老爷子,你这手艺传了几代啊?\" \"回皇上话,我爷爷那辈从越南学来的。\"老头手抖抖索索地捏着糖人,\"现在花样可多了,连洋人都能捏。\"说着就捏出个歪鼻子斜眼的红毛人。

突然\"砰砰砰\"放烟花了,照亮了皇帝的白头发。他看着街上挤来挤去的各国商人——有包头巾的波斯人,戴小圆帽的犹太人,还有穿着紧身裤的法国佬,觉得特别有意思。

教堂的钟声和寺庙的念经声混在一块儿,居然也不难听。张居正拿着奏折来找皇上,皇帝摆摆手:\"大过年的,不谈工作!\"他接过那个歪歪扭扭的洋人糖人,突然笑了:\"朕小时候,最怕看到黄河发大水的奏折。现在倒好,工部天天递上来的都是申请修港口的折子。\"

半夜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时,一个迷路的英国商人正在问路。帮他指路的书生腰里别着本手抄的《西洋水利》,上面还画着歪歪扭扭的图解。城门楼上\"隆庆\"两个大字,在灯笼照映下闪闪发亮。

六、市井百态

京城最热闹的大街上,新开了家\"泰西杂货铺\"。掌柜的是个会说中国话的葡萄牙人,店里摆满了稀奇古怪的玩意儿。

\"这位客官,您看看这个。\"掌柜的拿出个怀表,\"准得很,一天误差不超过一刻钟!\" 富商撇撇嘴:\"这么个小玩意儿要二百两?我家的漏壶也挺准...\" \"您再试试这个。\"掌柜又拿出个放大镜,\"看书不费眼!\" 旁边一个老秀才试了试,突然大叫:\"哎呀!这字怎么变这么大!\"

街对面新开的西医馆门前排着长队。一个老太太捂着腮帮子:\"大夫,我牙疼...\" 红毛大夫看了看:\"要拔掉。\" \"啥?拔牙?\"老太太吓得直往后缩,\"我还是去找李郎中用艾灸吧...\"

七、学堂新气象

国子监里,一群学生围着一架地球仪叽叽喳喳。 \"原来咱们大明在这儿啊!\" \"哇,大海那边还有这么多陆地!\" 老学究气得胡子直翘:\"荒唐!天圆地方才是正理!这洋人的东西都是歪门邪道!\"

角落里,几个学生在偷偷传阅一本《泰西算学》。突然教谕走过来,他们赶紧把书藏进袖子里。谁知教谕压低声音说:\"晚上来我书房,咱们一起研究...\"

八、盛世之下

茶馆里,说书人正在讲最新的段子:\"话说那红毛工匠造了个会自己走路的木头驴,结果走着走着散架了...\" 听众哄堂大笑。角落里,两个商人正在密谈。 \"老哥,听说你要去南洋?\" \"是啊,朝廷现在鼓励出海,免税三年呢!\"

夕阳西下,皇帝站在城楼上望着繁华的京城。冯保小声问:\"皇上,您在想什么?\" 皇帝笑了笑:\"朕在想...这样的好日子,能不能一直过下去。\"

最新小说: 四合院:傻柱清醒了,拒绝带盒饭 难得穿到六零年,我就要当坏种! 逃难被丢下,我带娘和弟弟奔小康 四合院: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 风起扶柳 这个漫威世界是不是有点怪 多元可能 影帝的小撩精是全能大佬 穿成玄门医妃,手握系统玩转古代 重生傻柱:签到成首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