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书网 > 同人 >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> 第75章 会试风云起

第75章 会试风云起(1 / 2)

三更梆子敲过两遍,枕翠轩的烛火还亮着。贾环搁下笔,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文稿——自搬进这处原属妙玉的幽静院落,他已经在每页都盖上\"枕翠轩主\"的闲章。

纱窗透进梨花香,混着新糊的椒墙味儿。这院子原是贾母年轻时礼佛的静室,如今拨给他们母子,连月例都添了一倍。赵姨娘住在东厢暖阁里,整夜都能听见她翻箱倒柜的动静——那些压箱底的绸缎终于敢拿出来晒了。

\"三爷,墨磨好了。\"春莺捧着新买的歙砚进来,见贾环面前摊着《历代名臣奏议》,不由抿嘴一笑,\"姨娘说您再熬夜,就要来收灯了。\"

院墙外突然传来丝竹声。贾环推窗望去,只见宁国府那边灯火通明——想是贾珍又在夜宴。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上的批注,那里有林如海清瘦的字迹:\"盐政三弊,首在...\"突然一片花瓣飘落,恰到好处地遮住关键处,宛如天意。

会试前夜下了整宿的雨。寅时初刻,贾环穿着半旧的靛蓝直裰出门时,赵姨娘突然从廊下追出来,往他考篮里塞了包桂花糕:\"昨儿特地去栊翠庵求的平安符...\"

\"姨娘!\"贾环哭笑不得地拈起糕点上朱砂画的符文,\"这是道教的五雷符!\"

晨雾中的贡院街早已挤满灯笼。张廷璐老远就招手:\"清远兄!这边!\"一伙同年举子都穿着朴素,有人的鞋还沾着泥,想是连夜从通州赶来。贾环松了口气——他最怕遇上薛蟠那帮送考的纨绔。

\"检查得严呢。\"有人低声道,\"听说去年河南有人把《五经大全》抄在亵衣上...\"

话音未落,前面突然起了骚动。几个胥吏押着个蓬头书生出来,那人嚎哭着被扒去外袍,露出满背的小抄。贾环下意识摸了摸自己中衣——针脚密实的夹层里确实有文章,不过是他自己写的八十篇时文,权当心理安慰。

\"应天贾环——\"

唱名声中,贾环稳步走向龙门。突然斜里伸来只手,贾琏不知从哪儿冒出来,非要帮他提考篮:\"兄弟别紧张,就当...\"话未说完,查检官已经皱眉:\"这人作甚的?\"

\"家兄。\"贾环淡淡一句,眼看着贾琏被护卫架开。转身接过考篮时,发现底层多了张银票——足足五百两。他差点笑出声,贾琏这是把宝押在\"未来进士\"身上了?

穿过龙门那刻,身后突然有人高诵:\"大鹏一日同风起!\"回头见是那个闽南举子,正被搜检婆子扭着耳朵插发髻。贾环遥遥拱手,想起前世高考入场时的加油声。

\"庚字七十三号!\"

贾环在逼仄的号舍安顿好,发现墙上还有前任考生刻的诗:\"五更鼓角声悲壮\"。他从善如流地补了句\"三峡星河影动摇\",顺手把《杜工部集》压在砚台下。

考题发下时,檐角恰好滴下雨珠,在\"子曰\"二字上晕开水痕。四书题出得中正平和,贾环却想起林如海教的\"藏锋\",破题时特意避开花团锦簇的排比。待写到\"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\",窗外真的飘起雪粒,冻得他往砚台呵了口热气。

第三日考策论,题目赫然是《盐铁论》。贾环指尖一颤,墨点滴在稿纸上,恰如林如海咳在帕子上的血。他索性以这点墨渍为山,笔下流出\"山海之利,当与百姓共之\",字字都是江南雪灾时目睹的惨状。

\"听说了吗?环哥儿在考场吐了血!\"

贾环刚踏进荣国府角门,就听见婆子们议论。原来他当日考完面色苍白,落在有心人眼里竟成了病危。王夫人佛堂里的木鱼声格外急促,连鸳鸯来送参汤时都欲言又止:\"老太太说...便是...便是不中也无妨...\"

\"劳姐姐传话。\"贾环一口饮尽参汤,\"就说孙儿答完了所有题。\"看着鸳鸯离去时窈窕的背影,他突然想起原着中这个烈丫头的结局,喉头真涌起股腥甜。

最新小说: 四合院:傻柱清醒了,拒绝带盒饭 难得穿到六零年,我就要当坏种! 逃难被丢下,我带娘和弟弟奔小康 四合院: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 风起扶柳 这个漫威世界是不是有点怪 多元可能 影帝的小撩精是全能大佬 穿成玄门医妃,手握系统玩转古代 重生傻柱:签到成首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