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书网 > 同人 >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> 第150章 诸侯创业史

第150章 诸侯创业史(2 / 2)

四、南洋好日子

比起大洋洲那危机四伏的鬼地方,南洋简直就是人间天堂!福建来的陈老板在家信里把那儿夸得天花乱坠:

\"这儿种稻子跟玩儿似的!插秧仨月就能收,一年能收三茬!土人都懒得很,给个铜板就帮你干一天活。就是有个毛病,干着干着活就躺下睡觉,怎么踢都不起来......\"

广州府的粮商们乐得合不拢嘴。以前一石米要卖八钱银子,现在南洋米一来,直接降到五钱。老百姓都说:\"这下可算能吃上饱饭了!\"有个卖炊饼的老汉更是喜极而泣:\"自打我爷爷那辈儿起,就没见过这么便宜的米价啊!\"

最会做买卖的要数琼州那帮人。他们发现这儿甘蔗长得快,立马建起了上百座糖寮。您猜怎么着?熬出来的红糖跟不要钱似的,连码头扛活的苦力都天天喝糖水!有个叫黄阿福的伙计,去年还是个穷光蛋,今年已经穿着绸缎衣裳,带着三四个跟班在街上晃悠了。

五、流民变富翁

黄河发大水那年,开封府的老百姓可算找到出路了。码头上天天有人敲锣打鼓地吆喝: \"去南洋喽!管吃管住,每月二两银子!\" \"婆罗洲招女婿啦!娶土着姑娘送十亩水田!\"

有个叫赵老蔫的庄稼汉,去年还啃树皮呢,今年托人捎回来的家书上说,他娶了个土着媳妇,家里雇着二十多个长工,天天吃香喝辣。最绝的是他娘,老太太现在天天坐在村口大槐树下,显摆儿子捎回来的珍珠项链,逢人就吹:\"俺家老蔫现在可是赵老爷!听说在那边还有人给他抬轿子呢!\"

苏州的钱庄老板们更精,专门开了\"侨汇\"业务。流民家属拿着特制的竹牌子,就能在十三省任何分号取钱。这下可好,穷光蛋出去三年,回来就能盖大瓦房!有个叫王二狗的小子,去年还偷鸡摸狗呢,今年回来直接买了五十亩地,气得他爹直骂:\"早知道偷东西能发财,老子当年就该多偷点!\"

六、朝廷的算盘

隆庆帝在御书房看着户部新上的账本,乐得直拍大腿:\"好!太好了!\"您猜怎么着?这账本记的不是银子进账,而是\"少了的麻烦事\":

\"湖广少养活七万二千流民,省下四十八万两赈灾银!\" \"福建那帮天天打架的宗族,全跑海外当地主去了,械斗案少了六成!\" \"连私盐贩子都改行当海外货郎了,盐税反倒多收了三成!\"

张居正这老狐狸更绝,让诸侯们按血手印发誓效忠。听说那誓纸用\"笑面花\"汁液泡过,谁要是敢造反,光看见这纸就能痒得满地打滚!有个不信邪的伯爵偷偷把誓书烧了,结果当晚就浑身起红疹,痒得把墙皮都挠下来三层。

七、暗流涌动

不过啊,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。有天半夜,泉州港来了艘鬼鬼祟祟的福船。几个蒙面人扛着檀木箱子溜进城里,箱子里装着种叫\"哑金\"的稀罕物——这金子不会生锈,但谁要是老摸着它,慢慢就说不出话了。更隐秘的是箱子夹层里的图册,上面详细绘制了七个灭亡诸侯国的要塞布局。

广州那边也不消停。几个南洋土司正在蕃坊里跟佛郎机人做买卖,用成筐的宝石换火绳枪。他们不知道的是,卖武器的商人其实是东厂番子假扮的,每把枪的击发装置都做了手脚——会在第十次使用时炸膛!听说冯保那老太监在密折上写:\"让这帮猴崽子在外头闹腾,家里才安稳呐!\"

隆庆帝看了直点头,大笔一挥批了八个字:\"诸侯在外,朕睡得香!\"不过据说他当晚就做了个噩梦,梦见那些海外诸侯带着百万大军杀回来了。第二天早朝时,他黑着眼圈对张居正说:\"爱卿啊,那个...血誓书再多准备几份吧......\"

最新小说: 四合院:傻柱清醒了,拒绝带盒饭 难得穿到六零年,我就要当坏种! 逃难被丢下,我带娘和弟弟奔小康 四合院: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 风起扶柳 这个漫威世界是不是有点怪 多元可能 影帝的小撩精是全能大佬 穿成玄门医妃,手握系统玩转古代 重生傻柱:签到成首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