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继光令旗挥下,三十门虎蹲炮齐发,炮弹出膛的轰鸣震得附近松树上的积雪簌簌落下。寨墙崩塌的瞬间,砖石滚落声与女真人的惨叫混成一片。烟尘中,一个满脸是血的女真少年挣扎着爬向掉落的角弓,手指在冻土上抓出五道血痕。
阿台手持弯刀从烟尘中冲出,刀锋划过一名明军咽喉时带出喷溅的血响。突然他身形一顿,低头看见胸前透出的三棱箭簇——箭尾白羽还在微微颤动。他跪倒在地时,怀中掉出一个绣着歪歪扭扭汉字的荷包,很快被鲜血浸透。
六、朝堂议战
文华殿内,隆庆帝正在批阅军报,朱笔在奏折上划出沙沙声。鎏金烛台上的火焰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,随着窗外北风摇曳不定。突然他将一份奏本重重摔在案上,惊得侍立太监手中的拂尘差点落地。
\"李成梁又请增兵?\"皇帝的声音里带着怒意,震得窗纸嗡嗡作响,\"不是说女真已溃不成军吗?为何还要增调三万营兵?\"
贾环轻咳一声,象牙笏板在掌心轻叩:\"陛下明鉴,女真虽败不退,盖因其...\"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殿角铜漏,\"举族皆兵,妇孺皆战。我军每攻一寨,都要付出...\"
兵部侍郎补充道:\"最新战报,女真人竟用鹿角、树皮制作铠甲,虽粗陋却...\"话未说完,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。
锦衣卫指挥使满头大汗地跪在殿门处,飞鱼服下摆还沾着泥浆:\"八百里加急!建州右卫指挥使王兀堂,联合海西女真反扑!已攻陷宽甸六堡!\"他呈上的急报上,还沾着传令兵的血指印。
七、寒冬鏖战
辽东的雪原上,北风呼啸如刀。明军的红色战袍在白雪中格外刺眼,远远望去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。一个年轻士兵呵气暖手时,白雾在须眉上结出细霜。他突然指着远处惊叫:\"那...那是什么?\"
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排排雪橇,女真人踩着滑雪板疾驰而来,速度之快竟在雪地上拖出道道残影。箭矢破空之声骤起,明军阵中顿时绽开朵朵血花。中箭的士兵倒地时,铁甲与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\"列阵!\"
李成梁的将旗在风中猎猎作响。火枪队仓促排成三列,火绳燃烧的噼啪声在严寒中格外清晰。第一排齐射的硝烟还未散尽,女真骑兵已突至阵前,弯刀劈砍在盾牌上爆出刺耳的金铁交鸣。一个明军刀手被砍中肩膀时,鲜血喷在雪地上发出\"嗤\"的声响。
八、僵持之局
乾清宫的暖阁里,地龙烧得滋滋作响。隆庆帝盯着辽东地图,手中银箸久久未动,筷尖的汤汁滴落在奏章上,晕开一片暗色。窗外飘雪打在琉璃瓦上,发出细碎的沙沙声。
\"三个月了...\"皇帝长叹一声,惊得鎏金烛台上的火苗微微摇曳,\"耗费粮饷百万,为何迟迟不能犁庭扫穴?\"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汗渍。
贾环轻轻放下茶盏,瓷器与紫檀案几相触,发出清脆的\"叮\":\"女真据险而守,又值严冬...\"他展开一份新绘的地图,羊皮纸发出轻微的脆响,\"臣请调朝鲜军自东侧夹击。再令戚继光水师封锁鸭绿江口...\"
突然殿外传来三声云板响,接着是太监尖细的嗓音:\"辽东捷报——李将军阵斩王杲!\"
九、新的变数
李成梁的中军帐内,炭火将空气烤得干燥炙热。老将军正在查看伤兵名册,毛笔突然一顿,墨汁在\"阵亡\"二字上晕开一团黑斑。帐外呼啸的北风中,隐约传来伤兵的呻吟声。
\"大帅!\"亲兵掀帐而入时带进一股寒气,帐帘上的冰晶簌簌落下,\"夜不收擒获女真信使!\"他呈上一支羽箭,箭杆已被劈开,露出里面藏着的桦树皮密信,树皮展开时发出脆响。
李成梁就着烛光细看,忽然脸色大变。烛火将他颤抖的影子投在帐壁上,宛如一只挣扎的困兽:\"速报朝廷!蒙古土默特部与女真结盟,已破大宁卫!\"他拳头砸在案几上,震得令箭筒哗啦作响。
帐外风雪愈急,将旗幡吹得啪啪作响。远处山脊上,一队女真斥候正借着月色俯瞰明军大营。为首者摘下皮帽,露出额头上那道狰狞的伤疤——正是传闻已死的王杲。他嘴角扬起一抹冷笑,将手中的明军头盔扔进深渊,铜铁撞击岩壁的声音在峡谷中久久回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