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最后的巡礼
深秋的细雨绵绵不绝地下了三日,荣国府后花园的菊花被打落了一地金黄。贾母近来精神出奇地好,每日天不亮就让鸳鸯备轿,说要\"看看家里的根基\"。
这日清晨,贾母执意要去族学。鸳鸯劝道:\"老太太,外头湿气重,您...\"
\"我活到这把年纪,还怕什么湿气?\"贾母笑着摆手,\"听说环哥儿管族学管得好,我总得亲眼瞧瞧。\"
族学里书声琅琅,贾环正在讲解《孟子》。忽听外面一阵骚动,抬头就见贾母扶着鸳鸯的手站在窗外,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。贾环连忙迎出去,却见贾母摆摆手:\"你讲你的,我听着就好。\"
待课毕,贾母拉着贾环的手道:\"好孩子,咱们贾家读书人越来越多,这是祖宗保佑啊。\"她从怀中掏出一块温润的玉佩塞给贾环,\"这是你祖父当年用过的,今日给你正合适。\"
贾环心头一颤,这分明是托付之意。再看贾母,虽然精神矍铄,但眼底深处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疲惫。
接下来几日,贾母又去了祠堂、田庄,甚至亲自查看了库房里的祭器。王夫人私下对贾政说:\"老太太这些日子怎么像在交代后事...\"话未说完,自己先红了眼眶。
二、最后的团圆
十月初八,阴雨绵绵。贾母一早起来就说要设宴,让把贾政、贾赦、宝玉、贾琏、贾环都叫来。
宴席设在贾母上房的暖阁里。贾母特意换上了那件绛紫色万字纹的褂子,发髻梳得一丝不苟,戴着她最爱的翡翠抹额。
\"今日难得人齐,咱们祖孙好好说说话。\"贾母笑着让众人入座,又命鸳鸯取出一个雕花木匣,\"这里头是我这些年攒下的体己,今日分一分。\"
贾政闻言立刻跪下:\"母亲这是何意?您福寿绵长...\"
\"傻孩子,\"贾母慈爱地看着他,\"人活七十古来稀,我都八十多了,还有什么看不开的?\"她缓缓打开木匣,\"宝玉性子纯良,这串佛珠给他;琏儿要撑起门户,这些田契你收着;环哥儿最是稳重,这匣子印章交给你...\"
分派完毕,贾母又让上了她最爱吃的枣泥山药糕,亲自给每人夹了一块:\"都尝尝,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。\"
宝玉突然觉得喉头哽住,那块糕点怎么也咽不下去。他抬头看贾母,发现祖母今日格外慈祥,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笑意,却让他莫名心慌。
\"宝玉啊,\"贾母突然唤他,\"你过来。\"
宝玉跪行到贾母膝前。贾母轻轻抚摸他的头发:\"我的玉儿长大了...要记住,无论发生什么,都要守住本心。\"
又对贾环道:\"环哥儿,这个家往后要靠你们兄弟互相扶持了。\"
窗外雨声渐密,屋内却暖意融融。贾母说着说着,声音渐渐低了下去,最后靠在椅背上,带着满足的微笑,安详地闭上了眼睛。
三、老祖宗走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