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在帮皇帝批阅完奏折后,就离开了。
楚珩也带着沈轻漾走出了皇宫。
翌日。
整个朝堂都乱了。
尚书走上了前,痛心疾首的道。
“陛下,如今饥荒刚结束,就出现了水患,已经淹死了不少人了,陛下怎么能省这点银子,置百姓的生命于不顾?”
“还有,现在虽说已经有了番薯,但如今已经到冬日了,之前的那些难民们熬不过这个冬天,臣恳请陛下开国库,救难民于水火之中。”
文武百官们齐齐跪了下来,声声恳求。
“陛下。”
宁太傅继续劝道:“还有太后那行宫,实在是不该,现在还有那么多百姓在水深火热之内,要是再给太后造行宫,那必定又要死很多人。”
而且,工部也看了太后的行宫图。
实在是太奢靡了。
光是这个行宫造下去,就得花费许多的银两。
那些银两,足够让百姓们度过这个冬天了。
“够了!”
北辰帝怒喝一声。
“朕不过是想要孝敬太后罢了,她是朕的母后,养育朕成人,又为了救朕不顾生命危险,她若是想要那行宫,朕给她又何妨?”
“以后,谁都不许再说这些话!”
看到北辰帝像是变了个人似得,百官们的脸上都带着痛心疾首。
朝堂上,只有一人面带得意与嘲讽,扫过了那群老臣们。
“陛下,臣倒是觉得,陛下孝敬太后并无过错。”
眼前的这个人,是太后的兄弟。
以前太后和她的娘家人是不怎么来往的,她知道自已的兄弟是什么德性。
现在,她却让皇帝将自已的这些兄弟封官加爵,任由他们在这朝堂兴风作浪。
“你——”
“陛下。”
太后的这位兄长,被封为了工部尚书。
这次造行宫之事,就是由他来完成的。
“如果你们说太后造个行宫就是劳民伤财,那晋王呢?他为了娶妻准备了如此多的聘礼,光是那些聘礼,也足够赈灾了。”
工部尚书翻了翻白眼,冷笑道。
尚书的脸色冷沉。
“太后的娘家之前也当过皇商,家里财富无数,他们用的聘礼,都是太后娘家留给她的东西,并非是晋王爷的。”
也就是说,太后用自已娘家留下的财产为晋王娶妻,和动用国库的银子造行宫是不一样的。
工部尚书的笑容更冷了。
“陛下,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那这天下的银子,就都是陛下的,晋王太妃的娘家再有钱,只要陛下一句话,不都是国库的?”
“所以,他等于是在用国库的银子娶媳妇。”
这话让大臣们的脸色都变了,一个个明显被这等歪理气的不轻。
但是,他对于工部尚书说出这话来根本不意外。
太后娘家的这位兄弟,本来就非那种才学八斗的人,整日游手好闲,欺男霸女的,书也没有读过太多。
当时太后入宫后,他们没少想要让太后给他们一官半职的。
太后全都拒绝了。
甚至为此都不与娘家人见面。
这次不知怎的,居然将她的娘家人都接来了京城。
甚至于, 在得知工部尚书的职位空缺之后,便让她的兄弟成了这工部尚书。